家人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何,这会儿啊,窗外槐花开得正旺,那股子清甜味儿顺着风就飘进来了,闻着心里头真舒坦。不知道您家附近有没有槐树?
闻到这味儿啊,我就想起咱们胡同口张叔家那棵老槐树,每年这时候,他准搬个小马扎坐在树底下,笑眯眯地看着街坊邻居来来往往。可前两年,有那么一阵子,怪了!张叔见着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老李头,居然愣是叫不出名字了!光张着嘴“啊…啊…”半天,那眼神儿直发空。
更揪心的是,有一回大清早,他出门溜达,愣是在离家不到两百米的小公园里转悠了整整一上午,硬是找不着北了!家里人急疯了,满世界找啊。
大家说,这事怪不怪?像不像家里那台老电视,看着看着,突然就“滋啦”一下,画面没了,声音也没了,只剩下一片让人心慌的雪花点?岁月偷走的不仅是我们熟悉的容颜,还有那些曾以为牢不可破的记忆锚点。
展开剩余91%哎,说到这儿,可能有些老哥老姐心里头“咯噔”一下了。对喽,今天老何就想跟您掏心窝子地唠唠这个让咱们上了年纪的人最怕沾上、又最不愿提起的病——老年痴呆症。
大家可能要问了,这好端端的脑子,咋就像那生锈的机器,说转不动就转不动了呢?记忆的消逝如同沙漏无声,当熟悉的轮廓在眼前模糊,我们才惊觉时光已悄然偷走了最珍贵的片段。
第二节:脑子里的“河道”为啥淤塞了?
话说回来,咱们的老祖宗中医看这个病啊,眼光可毒了!它不单看你脑壳里头那点事。在咱中医看来,这老年痴呆,古时候叫“健忘”、“呆病”、“文痴”,它根子上啊,是咱们身体里几股子重要的“生命之水”出了问题!哪几股水?心、脾、肾的精气神儿!
心这股水:中医讲“心主神明”。心气足了,心血流得欢实,脑子才清亮,记事儿才牢靠。心气要是虚了,心血要是瘀在那儿流不动了,就好比给脑子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油布,那还能看得清、记得住吗?人就会显得糊涂、前言不搭后语。
脾这股水:“脾为后天之本”,管着消化吸收,把吃进去的好东西化成营养(气血津液),运送到全身,当然也包括脑子!脾要是虚了,干活没力气了,那造出来的“营养水”就少,还稀汤寡水的,往上送也送不动。脑子长期饿着肚子,缺了滋养,它能不“生锈”、不“迟钝”吗?人就会没精神,懒得动,也不想吃饭。
肾这股水:“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肾精就像咱身体里的“灯油”,油足了,灯才亮。肾精要是亏虚了,不能好好滋养骨头里的“髓”,那“髓海”——也就是咱们的大脑,就会慢慢变得干涸、萎缩。就像树根朽了,枝叶还能茂盛吗?人就会腰酸腿软,耳朵背,记性差得一塌糊涂。
您看看,这老年痴呆,它从来不是脑子自己突然坏掉了,它是咱们身体这台大机器,运转了几十年,有些地方慢慢生了锈、堵了泥、缺了油!岁月侵蚀的不仅是容颜,更是体内精气的河床;当心脾肾的活水渐枯,记忆的绿洲便悄然沉入黄沙。
第三节:忘事的“小苗头”,您可别当“老糊涂”就放过!
这病啊,狡猾得很!它不是“咣当”一下人就傻了。它像那墙角悄悄蔓延的湿气,一点一点地渗进来。老何干了近四十年药膳,调理过太多老人家,我总结啊,下面这几个“小苗头”,您和家里人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留意:
“金鱼脑”越来越明显:刚撂下碗筷就问“我吃饭了吗?”,早上才告诉他的事,下午忘得一干二净。这可不是一般的“老忘事”,是新近发生的事,像写在沙子上,水一冲就没了,怎么也留不住。
“算盘珠子”拨不灵了:去菜市场,连简单的几块钱账都算不利索了;以前是打牌高手,现在连牌都理不清了。处理数字、计划事情的能力明显下降。
“导航仪”失灵了:在自己住了几十年的小区里,居然会迷路!找不到回家的单元门,或者在熟悉的超市里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要买的东西在哪。空间感变差了。
“话匣子”卡壳了:说着说着话,突然就卡住了,那个词就在嘴边,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叫啥,或者反反复复说同一件事。
“老主意”变“没主意”:以前是个很有主见的人,现在变得犹犹豫豫,连今天穿哪件衣服、中午吃啥这种小事都拿不定主意了。
“脾气桶”一点就着:无缘无故就烦躁、焦虑,或者疑神疑鬼,总觉得别人偷他东西、老伴对他不好。性格像变了个人。
“过日子”不上心了:个人卫生也不讲究了,屋子也懒得收拾了,以前很爱干净整齐的一个人,现在变得邋里邋遢。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老姐姐王奶奶,多利索一个人啊!就因为这些“小苗头”没当回事,结果有一回,灶上炖着汤,她出门倒垃圾,把门一带……就把这事彻底忘了!汤烧干了,锅烧穿了,浓烟滚滚啊!幸亏邻居发现得早,不然后果……唉!这病拖久了,不光是自己遭罪,忘了亲人是谁,生活不能自理,更是拖垮一家人!记忆的裂痕始于微末,那些被轻易放过的遗忘瞬间,终将汇聚成淹没自我的洪流;当熟悉的烟火变成灾难的引信,才惊觉守护的不仅是回忆,更是生命的安全边界。
第四节:张叔的“糊涂账”与一碗汤的力量——药膳VS西药
还记得开头我说的张叔吗?他家那棵大槐树还在呢。他确诊后,家里人着急啊,赶紧送大医院。西医给开了药,叫“多奈哌齐”什么的。吃了药,头两个月,好像说话是清楚了一点点?
可紧接着,副作用来了!张叔那胃啊,翻江倒海地难受,吃不下饭,恶心呕吐,晚上还睡不着觉,人眼看着就瘦脱了形,走路都打晃!家里人看着心疼又没辙,西医大夫也只能说:“这药就这样,副作用常见,没办法,不吃更不行。” 张婶愁得直抹眼泪,找到我这儿,说:“老何啊,你是搞药膳的,能不能帮老张想想办法?这么下去,没等脑子好,人先垮了呀!”
看着张叔蜡黄的脸色,摸着他那细弱的脉象,我心里头真是五味杂陈。西医的办法,像什么呢?像给生锈机器里的某个小齿轮,使劲儿滴点强力润滑油,想让它强行转起来。可它不管机器整体缺不缺油、管道堵没堵、动力足不足啊!结果小齿轮可能暂时转快了点儿,但其他地方承受不了这“强刺激”,机器磨损得更厉害,甚至散架!
咱老祖宗传下来的药膳智慧,路子完全不同!它讲究的是啥?是“润物细无声”,是“固本培元”!好比对待一棵叶子发黄的老树:
先松土(健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的源头。饭都吃不下,营养都吸收不了,还谈什么滋养大脑?所以第一步,必须用山药、茯苓、薏米这些平和甘淡之品,把张叔那被西药伤得七零八落的脾胃之气给扶起来,让他能吃、能消化、能吸收!
再通渠(活心血):心主血脉。血脉不通,精气上不去,脑子就是一片混沌。用点丹参、山楂(少量),像疏通河道一样,把他瘀滞的心血慢慢化开,让气血能顺畅地流到脑窍。
后养根(补肾精):肾精是脑髓的根本。用核桃仁、枸杞子这些药食同源的宝贝,像给树根浇水施肥一样,温和地滋养他的肾精,一点一点地充盈“髓海”。
张叔按我的方子,主要就是喝调理脾胃、兼顾心肾的药膳汤,配合一些安神的小方子,最重要的是,停了那伤胃的西药!
刚开始一个月,效果慢啊,家里人也有点嘀咕。我就跟他们说:“别急,咱这不是修自行车,打个气儿就跑了。咱这是给老房子打地基、补房梁,得一点一点来,得稳!”
到了第三个月头上,变化来了!张叔胃口开了,脸色红润了,晚上能睡个囫囵觉了。更可喜的是,有一天傍晚,他又坐到那棵老槐树下,老李头遛弯儿经过,张叔居然抬起头,笑着喊了一声:“老李!吃了没?” 虽然声音不大,但清清楚楚!当时张婶的眼泪“唰”就下来了,紧紧抓着我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
现在张叔虽然记性比不了年轻时候,但生活自理完全没问题,能认人,能简单交流,每天还能帮着扫扫院子,看看孙子。一家人脸上终于又有了笑容。当强力西药如暴雨冲刷残破的河床,药膳却似春风化雨,悄然修复着生命之树的根系;那些被宣判的遗忘,终在滋养的土壤里重新萌芽。
第五节:老祖宗的“健脑汤”——天麻鱼头汤
说了这么多,老何知道,大家最关心的是:有啥好吃又管用的方子,咱在家就能试试?今天啊,我就给大家推荐一道我调理过众多老人、效果看得见、而且特别适合咱们家常做的经典药膳——天麻鱼头汤。
这道汤,可是有年头了!《本草纲目》里就记载天麻“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它尤其擅长平息肝风、通络止痛、醒脑安神,对咱们说的头晕、健忘、肢体麻木特别有好处!味道嘛,那是相当鲜美!
【老何秘制·健脑安神天麻鱼头汤】
主料(一人份):新鲜鳙鱼(胖头鱼)鱼头1个(约1斤)、天麻片 15克(这是君药,通络醒脑)。
关键辅药(最多三味):
远志 6克(臣药,安神益智,“远志”这名字多好!专治“心肾不交”的健忘)。
核桃仁 15克(佐药,补肾填精,益智润肠,像给脑子“加油”)。
美味搭档(药食同源): 嫩豆腐1块、生姜5片、葱白2段、料酒1勺。
家常调料: 盐适量、白胡椒粉少许、香油几滴(出锅前放)。
【老何手把手教您做】:
备料:鱼头洗净,对半劈开(买时让鱼贩处理好),用料酒、姜片抹一下去腥。天麻片、远志稍微冲洗一下(别久泡,冲掉浮尘即可)。核桃仁掰小块。豆腐切块。
煎香:锅里放少量油(山茶油或花生油最好),烧热后下鱼头,两面煎到微黄。这一步很重要!煎过的鱼头,煮汤才浓白不腥!
注水开炖:加入足量的开水(一定要开水!汤才白!),水量要没过鱼头还多两指。放入姜片、葱白段、处理好的天麻片和远志。大火烧开!
文火慢煨:汤烧开后,立刻转小火!盖上锅盖,保持汤面微微沸腾的状态(咕嘟小泡),慢炖至少40分钟。这火候是精髓!急火煮不出药效和奶白汤色。
美味融合:40分钟后,汤色已经像牛奶一样白了,药香也出来了。这时加入豆腐块和核桃仁。继续小火炖15分钟。
调味出锅:时间到!关火。捞出葱段、姜片(天麻和远志可以吃,也可以捞出来)。加入适量盐、一点点白胡椒粉提鲜。最后点上几滴香油(喜欢香菜的可以撒点)。搞定!
【老何贴心叮嘱】:
美味秘诀:鱼头要煎透,加开水,小火慢炖!盐最后放,保证汤鲜。
吃法:喝汤为主!鱼头肉、豆腐、核桃仁都可以吃掉。天麻片口感像芋头,可以嚼嚼吃掉。远志味道微苦,可以不吃,但药效已经煮出来了。每周喝2-3次,坚持喝上2-3个月,您自己个儿就能感觉出不一样!头脑清爽了,睡眠踏实了,记性也灵光些了。
注意:体质特别燥热、容易上火(比如舌红少苔、口干便秘)的老人,天麻量可以略减到10克,或者喝汤频率降低。感冒发烧时暂停。用砂锅炖最好!这碗汤里,炖的是千年的智慧;当鱼头的鲜美拥抱山野的灵药,每一口都是对记忆堡垒的温柔修复。
第六节:老何的心愿——愿天下父母,脑聪目明,安享天伦
各位老哥哥老姐姐,说了这么多掏心窝子的话,老何我啊,心里就一个念想:让咱爸咱妈、让咱们自己,都能躲开这“糊涂病”的折磨,都能清清楚楚、乐乐呵呵地安享晚年!我老何家,往上数三代都是跟草药、跟锅灶打交道的。我爷爷那会儿就在乡下给人瞧病开方,特别擅长用家常食材调养身子。我从小就在药香和饭香里泡大,背《汤头歌诀》跟别家孩子背唐诗一样熟。这四十多年,我是一头扎进了药膳这个宝库,不敢说有多大本事,就是认准了一个死理: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经过千百年、亿万人亲身验证的智慧!它不霸道,不伤人,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人的根基给扶正了,把亏虚给补上了。
我见过太多被西药副作用折腾得苦不堪言的老人,也亲手用一碗碗用心调配的药膳汤羹,帮他们找回了生活的质量和尊严。像张叔,像社区里爱跳舞的李阿姨,像总爱在公园下棋的赵大爷……看到他们眼神重新清亮起来,能叫出我的名字,能跟家人说说笑笑,老何我这心里头啊,比喝了蜜还甜!这种成就感,千金不换!药膳之道,不在石破天惊的疗效,而在于日复一日将自然的馈赠熬煮成守护尊严的暖流;当迷失的灵魂重新点亮归家的灯盏,那便是千年智慧最温柔的胜利。
所以啊,老哥老姐们,如果您或者您身边的老伙伴,开始有了那些“忘事的小苗头”,千万别不当回事,更别被那些伤胃又伤神的西药吓住!赶紧拿个小本本记下来:
最近忘事是不是特别频繁?
算账还利索吗?
在熟悉的地方会不会迷糊?
性格脾气有没有变?
记下来,找个真正懂中医、懂药膳的人,好好聊聊!早发现,早用咱们老祖宗温和有效的方法去调理,比什么都强!岁月可以模糊记忆的棱角,却无法磨灭亲情守望的目光;当药香升起在千家万户的灶台,便是对遗忘最温柔的宣战。
发布于:四川省国汇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